细菌在其代谢过程中合成的毒素主要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,按来源、性质和作用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。在本期内容中,我们将详细探讨外毒素与内毒素之间的重要差异,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,以解答为何不同细菌会引发多样的感染症状。
一、外毒素
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生成,而少数则由革兰阴性菌产生。这类毒素的代表性细菌包括厌氧芽孢梭菌、白喉棒状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A群溶血性链球菌等;而革兰阴性菌则如痢疾志贺菌、鼠疫耶尔森菌及霍乱弧菌。外毒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,通常由A和B两个亚单位构成,其中A亚单位负责毒性效应,而B亚单位则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定受体结合。外毒素的致病能力依赖于其分子结构,单一亚单位通常不会对宿主造成直接伤害。
外毒素的特征包括:极强的毒性,少量即可致命;选择性损害特定组织,导致特有症状;较差的热稳定性,通常在60到80℃的条件下可被破坏,虽然某些如葡萄球菌肠毒素相对耐热;强抗原性,经过处理可转化为类毒素,刺激免疫反应产生抗体。
二、内毒素
内毒素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,且在其他生物如螺旋体、衣原体、支原体及立克次氏体中也可发现内毒素类似物质。与外毒素不同,内毒素仅在细菌死亡时释放,其化学成分是细胞壁外膜的脂多糖,分子结构依次为脂质A、核心多糖及特异多糖,因此其抗原性相对较弱。
内毒素的生物作用包括:极微量便可引发发热反应;促使白细胞大规模移行和黏附;引起内毒素血症和休克;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。这些反应可导致循环血量减少、缺氧及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。
三、去除内毒素的高效试剂盒
尊龙凯时代理的碧云天正在提供高效的内毒素去除产品,包括Protein Endotoxin Removal Kit (C0268) 和 Protein Endotoxin Quick Removal Kit (C0269)。这些试剂盒通过简单的孵育和离心操作,可以在15分钟内去除蛋白样品中超过99%的内毒素,确保样品的高纯度和生物学活性。
这些产品的技术优势包括:高去除效率(>99%)、低样品损失(约1-5%)、对蛋白活性影响小,以及低残留影响的特性,适应于各种生物实验的需求。
注意事项
在使用内毒素去除试剂盒时应注意:不适合处理高浓度甘油的样品,实验器皿需无内毒素,样品浓度不宜过高,且本试剂盒专为蛋白样品设计。
尊龙凯时将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生物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,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,欢迎广大科研人员与我们开展合作。